一根针刺进了肉里都让人疼痛不已。一根1.2米长的钢管从右肩插入,于胸腹交界处穿出,画面简直触目惊心。近日,运城市中心医院救治了这样一位患者,麻醉科、创伤骨科、胸外科、神经外一科等科室,十余位医护人员联手施救,成功“取管”。
10月19日10时许,运城市一处工地上,44岁的孙师傅像往日一般忙碌着。谁都意想不到,“死神”降临了。
孙师傅正常行走在工地上,就几秒钟的工夫,一根长长的钢管,突然从高空坠落,不偏不倚地戳进了孙师傅的右肩,从腹部右侧穿身而出。
巨大的冲击下,孙师傅还没来得及反应,就脸朝下,倒在了地上。他看到了工友们惊慌失措地跑向他,按住他的伤口。“我感觉不断有血往外冒,胸口非常疼。”那一刻,孙师傅觉得,“我要死了。”
当天11时,孙师傅被救护车送到了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急救。到院后,经检查,钢管自肩部直接插入右侧胸腔,并与胸腹交界处贯通而出,患者意识清醒,右锁骨、肩胛骨及右侧肋骨多处骨折,肝脏后缘受压,右肺挫伤。
对于这样严重外伤者的抢救,时间就是生命。虽然孙师傅当时神志尚清醒,但随时可能因出血导致休克。更棘手的是,如果先将钢管截断再进行取出,钢管可能会出现变形,并且切割的同时极易造成震动,会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。术中发现,钢管强大的冲击,已经将孙师傅的两根肋骨“冲”出了体外。
运城市中心医院立刻组织急诊科、麻醉科、创伤骨科、胸外科、神经外一科专家进行了紧急会诊,最终决定将钢管整根从肩膀取出。这时,新的难题,也是整台手术最大的难关,出现了。
手术第一道程序是先进行麻醉。按照常规程序,医生需要对孙师傅进行气管插管,全身麻醉,这就需要患者平躺。但是由于钢管所在的位置,孙师傅一直是趴在床上,张嘴都困难,更别提配合医生了。
“患者一直趴在床上。脑袋紧紧挨着钢管,没法后仰。我们当时稍微一挪动患者,患者就疼得受不了,没办法更换姿势。这是我从医十年来,碰到的第一例这样的案例。”运城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俊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。
情况紧急,容不得多想,王俊星决定采用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术进行麻醉。纤支镜,全称纤维支气管镜,是利用现代高科技,将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一根直径仅数毫米的可弯曲的内窥镜,由患者的口鼻插入,用来诊断支气管疾病的一种仪器。
由于病例罕见,在此之前,运城市中心医院从来没有进行过此类麻醉。
王俊星希望,在纤支镜的帮助下,把28厘米长的插管从口腔进入,经过声门,插入患者气管,为他搭建一个人工呼吸通道。经过同事秦卫辉的三次尝试,气管插管方才成功。令人感动的是,由于体位特殊,王俊星是跪着完成插管的。
挺过第一关后,孙师傅的手术非常顺利。当天20时许,在十余位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,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,插入孙师傅体内的钢管被成功拔出。经过在重症监护室的监护治疗,目前,孙师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。
能够化险为夷,参与手术的医生都说是孙师傅“太幸运了。”“钢管直径约5厘米,长度约1.2米,一半以上的钢管插入了体内。不幸中的万幸是,钢管贯穿身体右侧,但是没有伤害肝脏和大动脉,从肺部边缘擦过,只是造成了挫伤,否则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王俊星这样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