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王冠慈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黄博)近期,中国石油宝鸡钢管公司牵头制定的《钢管无损检测 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射线检测》和《钢管无损检测 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数字射线检测》两项国家标准,顺利通过全国钢标委钢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的审定,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。

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间,宝鸡钢管共制修订各类标准69项,其中,国家标准15项,行业标准16项,实现了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同向发力,牢牢掌握了行业话语权。
“标准是一个行业的‘门槛’,掌握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权,才有资格成为行业的标杆。”国家油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忠文说。
据介绍,近三年来,宝鸡钢管瞄准油气勘探和社会民生市场的特殊需求,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的强度,解决了一系列“卡脖子”难题。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气密封特殊扣套管、2205双相不锈钢连续管、超高强度连续管、抗硫连续管、超大口径输水及保温管,以及大口径、大厚壁、高钢级油气输送管等新技术产品,为国内油气勘探、地方民生工程、“一带一路”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造保障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宝鸡钢管积极为成熟的新产品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,为行业有序发展提供基本遵循,公司新产品产值95.8亿元,新产品贡献率达到26.9%。
“我们是1958年建厂的‘共和国第一管’,在输送管、连续管等领域代表着‘国家队’的实力,有责任通过标准制订来引领这个行业。”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毕宗岳表示。
作为我国第一个大口径螺旋缝埋弧焊管生产厂家,宝鸡钢管公司建厂62年来,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,不断牵头制定钢管领域的国家标准。其中,198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 9711-88,是第一个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国家标准;2018年6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/T 34204—2017,规范了国内连续油管的研发与制造,拓展了国产连续油管的应用领域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